摘要: 证券市场红周刊 李元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坐上了中国高铁。正如针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展开的票选结果一样,中国高铁不仅成了新四大发明之首,更是他们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中国国内高铁线形成四横四纵高铁网,未来更有
证券市场红周刊 李元 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坐上了中国高铁。正如针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展开的票选结果一样,中国高铁不仅成了新四大发明之首,更是他们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中国国内高铁线形成四横四纵高铁网,未来更有八横八纵高铁规划。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不断有投资者在寻找着有关高铁的投资机会。但就目前看来,投资者的关注领域方面普遍在于高铁车身方向,而忽略了高铁铁道建设的投资机会。与车身技术相比,其实高铁铁路建设更具有确定性。 这次获得IPO批文的祥和实业便是一家与铁道建设关系紧密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和电子元器件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97%以上,且逐年上升。 高铁轨道扣件潜力巨大 铁路轨道扣件的新增需求与铁路基建投产规模紧密联系,随着近几年我国铁路基础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铁路轨道扣件的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每年新增的铁路里程为铁路轨道扣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家发改委2016年7月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称,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祥和实业的主营业务与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按照目前枕间距0.6米,每根轨枕配备两套扣件的建设标准测算,每新投产线路1公里,新增扣件需求0.67万套。结合上述规划,2020年高铁将达到3万公里,则高铁扣件需要20100万套。公司是行业中较早通过CRCC认证的企业,具有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种类完整、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生产历史悠久、前期供货量大、品质安全稳定等诸多优势,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另据了解,轨道扣件使用寿命在10年左右,未来将有大量的维护更新改造需求,这将使得祥和实业未来营收的可持续性稳定提高。 准入壁垒形成先发优势 据了解,目前,国内轨道扣件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为7家规模较大的轨道扣件集成供应商,市场竞争环境比较稳定,行业的技术含量高,利润水平也相对较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关系重大,目前国家对涉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零部件产品及专用设备实行较为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此举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稳定了公司之间的供应关系。为了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稳定,政府主管部门通过CRCC认证及上道技术审查等方式对轨道扣件行业进行严格的资质管理,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企业不得参加轨道扣件招投标。 祥和实业和中原利达是扣件系统的集成配套合作伙伴。目前,在中原利达CRCC认证证书中,3款扣件系统非金属部件的配套商为祥和实业,且系惟一配套伙伴。值得一提的是,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变更组装试验耗时长、成本高,且存在产品磨合效果不确定等风险,因此除非发生重大质量安全问题,集成配套供应商通常不会随意变更。这就形成了祥和实业的业绩稳定和具有较大的毛利率空间的基石。轨道扣件的最终用户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较高,故对该类产品技术要求严格。 募投提升技术与规模实力 祥和实业是我国技术先进和规模领先的轨道扣件专业制造商,先后承担了铁科院牵头的“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橡胶尼龙件试制与其工艺研究”等重要研发课题。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目前,祥和实业成功中标了甬台温客运专线、福厦客运专线、哈大客运专线、京广线石武段、张唐重载铁路等30多项国家重点铁路工程。公司始终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制订了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获得业内一致肯定,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等荣誉。 公司此次募集资金项目将用于轨道扣件生产基地建设、公司研发中心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技术水平,扩大产能规模,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长远来看,祥和实业资产结构合理、资产质量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受益于高铁项目的持续发展,公司未来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盈利预期。 |